进深 505710 2025-10-09 18:15 5.3w阅读
文/粤进深 严明会
从更名到户型调整。
备受关注的深圳豪宅中信信悦湾(原名“中信元湾府”),规划也有所变更。
就在近日,深圳市规局披露了元湾府(一期)项目总平面图变更的公示。
总平图的变更主要有以下:
1)楼栋命名修改,由座改为单元;
五栋住宅楼,分别改叫1栋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单元。
2)建筑高度及层数修改,1栋一单元、二单元、五单元层数不变,建筑高度微调;
1栋三单元层数由54层改为51层、高度由192.42米改为183.12米;
1栋四单元层数由49层改为45层、高度由182.77米改为168.97米。
3)塔楼和裙房建筑轮廓调整,消防登高场地微调。
4)裙房南侧商业改为文化活动室;南侧和二期之间的连桥宽度及位置更新。
5)架空停车场出入口由东南角调整至西南角。
6)屋顶总平面图中增加公共配套及垃圾收集房、雨水调蓄池等的位置及范围表达。
紧随总平图的调整,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稍有变化。
其中比较重要的:
1)一期总建筑面积由207205平方米调整为205461平方米;
计容积率建筑面积由156113平方米调整为154301平方米;
容积率由5.53调整为5.46;
2)计规定容积率建筑面积由137577平方米调整为137735平方米;
其中商业面积由3153平方米调整为1311平方米,文化活动室由0平方米调整为2000平方米;
3)建筑总高度及层数由54/2层、192.42米调整为51/2层、183.12米;
整体看下来,整个中信元湾府一期项目。
变化比较大的,就是个别楼栋楼层“降低”了。
容积率,也随之下降。
另外商业的面积有所下降。
调整后,五栋住宅楼的楼层:
1栋一单元43层,1栋二单元47层,1栋三单元51层;
另外,1栋四单元45层,1栋五单元43层。
如果仅从这些指标来看的话,中信元湾府舒适度提升。
豪宅感更强了。
实际上,作为备受关注的深圳湾、后海几大豪宅之一。
中信元湾府的动作还挺多的。
似乎一直在寻求一个合适的自身定位。
比如,项目的名字一开始叫元湾府。
后来不知怎的,改叫为信悦湾。
这里面,可以岔开说一下。
前不久,中信城开首次对外发布了好房子人居生态系统。
当时,中信城开董事长杨劲也出席露脸了。
还谈到了中信城开的“好房子”建设以及探索的“四新”路径。
而据了解,即将亮相的深圳东角头项目。
是中信城开“信悦”Top系代表作。
将打造“艺术与科技共生、人文与自然共生”的新标杆。
还有就是户型。
项目一开始传出的住宅主要为面积195-285-360-495㎡的户型。
但在前不久,面积段有所调整。
户型建筑面积有所提升,改为210-305-375-510㎡。
也就是说,相比之前,新户型面积普遍增加了约15-20㎡。
不过,据了解户型调整主要是着眼于内部结构优化,外轮廓并未改变。
而户型的建筑面积增加,主要在于结构变动影响了公摊及阳台、窗户等面积。
具体在户型变化上:
原195㎡四房二卫,变为约210㎡三房三卫;
原285㎡四房三卫 家政,变为约305㎡四房四卫 家政;
原360㎡四房四卫 家政,变为约375㎡四房五卫 家政;
原495㎡大平层变为约510㎡,一层一户。
可以看到,大部分的户型基本多了一个卫生间。
话说回来,无论是更名还是户型调整;
还是最新的总平图调规。
中信元湾府的意图,似乎都是想要走向更纯粹高端市场。
这些调整,所体现出的焦虑感。
是否也在说明,项目面临的压力并不小?
其实,确实也是如此。
元湾府这个项目吧,身世本来就较为曲折。
其位于南山蛇口望海路与后海滨路交汇处。
位置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。
深圳湾最后一块住宅用地,而且临海。
项目原为佳兆业所有,后来佳兆业出险。
最终2022年6月,被中信城开以300亿元接盘。
项目规划为深圳湾罕见的综合体豪宅。
最新规划的总建筑面积31.64万平方米。
涵盖住宅、商业、酒店、办公等多种业态。
项目分为一期、二期建设。
一期为元湾府住宅和底商,二期主要是办公、酒店、商业等。
景观上,中信元湾府其实并非全部“一线海景” 。
其低楼层海景视野容易被深圳歌剧院遮挡。
另外,该项目的使用率预计在75-80%左右。
在新规产品中并不算高。不过在豪宅来说也算中规中矩。
中信元湾府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两个。
华润中海深圳湾澐玺,以及招商蛇口后海玺家园。
这三个项目都处于深圳湾、后海核心位置,一致定位改善豪宅。
关键是,这三个项目彼此之间的距离都不算远。
同在2号线、前后也就两三个站相连。
直线距离最远的也仅两、三公里。
项目都是主打的大面积户型产品。
从网传的价格看,中信元湾府、深圳湾澐玺在15-20万/平;
招商后海玺家园11-13万/平左右。
在入市时间上,预计都是在今年底,或明天一季度。
从三个项目的硬性指标上,中信元湾府比较明显的优势。
是容积率相对另外两个,要小一些。